天气预报: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抗疫“战士”杜沛珍:“没有什么比救活一条生命更值得

更新时间:2020-02-27 08:44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75
大疫当前,“天使”逆行。“最美逆行者”背后的每一个具体的名字都值得认识和铭记。2月20日,在安徽省泾县中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他们是主管护师张光红,主治中医师张祝。加上2月9日出发的杜沛珍、闫波和戴梦璇,泾县中医院已经派出了5位“战士”。其中,杜沛珍是他们中的大姐。
    杜沛珍,46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管护师。1995年至今在泾县中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曾先后担任外科、手术室护士长,医院PICC护理小组组长。2011年、2012年她带领的外科护理团队先后荣获宣城市“优质护理示范先进病房”、“安徽省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个人也获得宣城市“优质护理示范先进个人”殊荣;2014荣获泾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荣获宣城市双百优“优秀护士”称号。

积极报名去湖北前线
    自武汉疫情发生以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敏感促使她特别地关注疫情变化。在每天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防控知识的同时,她还不时地提醒同事,要随时准备面对疫情。
    2月9日上午,得知医院紧急遴选三人组队赴鄂,其中需要两名护理人员时,她第一时间报名,生怕被落下。“我是党员,专业技术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儿子也上大学了,我觉得无论从哪方面我都比较合适。”她态度坚定地向护理部推荐着自己。
    她深知,从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可能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甚至三餐不定;自己面部皮肤容易过敏,整天戴着口罩以及密不透风的防护眼罩、面罩,可能会引起复发;在疫情重灾区,时刻面临着感染的风险……但杜沛珍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直面即将迎来的挑战,成为生命的“逆行者”。
    2月13日,杜沛珍和同事们进入方舱医院。她上的是主班,除了接收新病人以外,还要和战友们一起照顾已经收治的474个患者,跟每个患者耐心解释,解答他们的疑问。杜沛珍说:“进舱以后心态反而变得坦然了,就好像自己在家上班时一样处理各种事务。”

机会留给时刻学习的人
    工作二十多年来,杜沛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业务上精益求精,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医院只要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她都会牢牢把握、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
    2009年,她受院部委派到安徽省立医院进修肝胆外科护理,她深知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安顿好刚上小学的儿子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返院后,她手把手带教年轻的护士,并以出色的表现顺利通过竞聘,成为外科护士长。
    2013年7月,她所在的病区正式加入脑外科。作为“领头羊”她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觉得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已不能有效胜任,于是主动申请要求去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除此之外,她还利用工作之余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先后取得了皖南医学院的护理专科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护理本科学历,使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科室护理人员树立了继教学习的榜样。
     她始终坚持把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科室护理工作的标准和价值体现。2010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的号召,她主动要求在科室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工作,成为该院第一个试点科室。项目推行之初,科室有的护士反对,认为她是自己想出风头,无法理解不愿配合。为了让大家信服,她率先垂范,每天下班后不停穿梭在每个病房,帮助那些不能自理的患者刷牙、洗脸、洗头、剪指甲,鼓励并指导不愿下床活动的患者早期锻炼……在她的带动下,大家都积极自愿地加入进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科室患者满意度便成了全院第一,“优质护理”也成了其他科室学习的榜样,并先后荣获市级和省级荣誉,大家都情不自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她深知一个优秀的领队必须不断创新,勇于担当。2013年在神经外科进修时,她无意中接触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能有效解决患者需长期输液而血管差的难题。返回医院后,她便一边通过电话请教一边自己试着开展此项技术。时至今日,在她的带领下,PICC穿刺技术不仅能盲穿、单纯塞丁格穿刺,还率先开展了B超引导下的穿刺(此项技术在县级属于领先水平),科室已成功穿刺上百例,无一例发生意外。为了让此项技术在全院范围内推广,护理部成立医院PICC专科小组,由杜沛珍担任组长,手把手地带教小组成员,为全院有需要的患者服务,获得了众多患者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14年在安徽省护理学会举办的护士长培训班学期期间,她又发现了芒硝外敷、大黄导泄等中医护理技术,于是又为科室中医特色增添了新项目,在急性胰腺炎、乳腺炎等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2015年之间,经她主持开展的护理“三新项目”连续多次获得三等奖和鼓励奖,也是对她在业务上大胆创新、勇于担当的激励与肯定。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
    杜沛珍热爱工作、热爱护理事业的精神和满满的正能量也深深影响着家人。2019年,她的儿子高考志愿全部报医学院。杜沛珍的亲友都表示反对,同事们也说医务人员工作太忙,医患关系又难弄,不想让孩子再吃一样的苦,受同样的罪。她却说:“没有什么比救活一条生命更值得。尽自己能力减少他人的痛苦,同时自己也会获得无比的快乐和幸福。学医才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儿子被蚌埠医学院录取,也像妈妈一样踏上了学医之路。
    杜沛珍在家排行老大,是家里的主心骨,年迈的父母一直由她负责照顾。出征武汉这件事,她没敢告诉父母实情,怕他们担心和不舍。到了武汉后,她打电话撒了个谎,说自己在外地出差。没想到父亲在电话中对她说:“你对我说实话没关系,我很支持你的决定,家里一切你都放心,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就行了!”其实,父亲知道,她对事业的追求和执着是什么也阻挡不了的,唯有给予支持和理解,让她安心。(刘咏梅)
    关闭
    监督一点通
    关闭
    点击二维码